做防水和学习一样,靠的不是经验,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材料、好的施工环境,还要有一套科学的施工方法。想要得到一样的好成绩,必须要付出同样的努力。
别人刷两遍、三遍才得到1.5-2mm厚的防水层,你一遍结束了,肯定会漏掉一部分信息;别人家墙面防水刷到1m8高,你家刷到1m,能不存在隐患吗?
防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话一点都不假,和学习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好基因+好环境+好方法=好成绩。
同样道理,要做好防水,首先要有好的材料,有好的施工环境,再配合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法,才能做到防水不漏。
说到装修,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不易。从设计到材料,从施工到验收,总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疏漏。所以,每一个细节都要把控,否则一旦做好,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想要重新来过,恐怕要等到十年以后了。
家具不满意可以再换,风格不满意可以重新布置。但是有一个地方,如果做不好后悔都来不及。
对了,那就是防水。
因为防水是装修最开始的第一步。深埋在地砖和所有的饰面层之下,一旦疏忽,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防水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做精细。
防水难不难?对于精工巧匠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刚刚入行的防水人,还有不太懂的工匠师傅们,恐怕还是有难度的。防水并不是像油漆师傅一样,简单涂刷不漏底就行,需要一次成活,在混凝土的基层形成一道整体的涂膜,彻底封底所有水的来路和去路。依靠一道1.5~2mm厚的防水层保障几十年房屋不漏,站在专业的角度上来说,真的很难。
防水首先要选对材料,其次要有一个详细的标准化的施工标准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成功。材料是一切的基础,想想看,我们常见的防水材料,市面上有很多几十元一桶至几百元一桶的防水,看似差不多,其实千差万别。低价的产品除掉原料、人工成本,利润从何而来?有人说低价并不代表质量不好,涂刷过后也可以不漏啊。
但是我们不能去冒那万分之一的险,因为防水要的是长期保障,而不是“一时之快”,高品质的防水涂料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采用的好原料,投入了大量的科技成本。同样一款水泥基类的防水,都是乳液混合粉料,但是核心成分、比例却不一样,其涂刷的顺畅程度和耐久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与其提心吊胆地选择低价的产品,不如一次性做好,选择更高品质产品和有保障的施工,再也不必因为渗漏而头疼。
今天我们就拿防水涂料作为例子来讲解一下。
防水涂料是近几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装修材料,它主要是用来防水。但是现在市面上防水涂料有很多种,而且涂料市场发展很激烈,有一些商家就乘机摸鱼混水,把一些劣质的涂料产品卖给消费者,如果消费者不懂正确识别优劣涂料的方法,就免不了会上当。那么,如何识别防水涂料的优劣?
第一:柔韧性的检测
在平板玻璃上面涂刷防水涂料三到四次,厚度约为1.0-1.5毫米,待涂层实干后,用手去拉伸,看看是不是有弹性,再在一根直棒反复缠绕,看看是否出现裂纹甚至断裂。
第二:粘结力检查
如果是双组份的防水涂料,可找一块比较干净的水泥基面,然后涂刷三到四次,一周后用铁铲揭一下看是否牢固。
第三:耐水性检查
将涂料分多次涂刷在水泥块上,成膜厚度1.0-1.5毫米,放置7天,放入1%碱水中浸泡7天,不分层脱皮,不空鼓为合格。
第四:成膜厚度检查
应采用针穿刺法每100平米刺三个点,用尺测量其高度,取其平均值,成膜厚度应大于1.5毫米。穿刺时做好标记、以便修补。
其实检测防水涂料还有更简单的识别方法:一看二闻三对比。
一看:先看包装,是否符合品牌产品的外包装要求。如颜色鲜明、字迹清晰,按规范标注产品名称、净重、标明出产地,合格证等。一般知名品牌都会有产品真伪查询系统这是最直接而有效的辨别方法。别外,防水涂料没有沉淀、分层和结块,颜色鲜亮,也是判断的依据之一。
二闻:好的防水材料液料不会有难闻的气味;液粉料混合后基本不产生难闻刺鼻的味道。
三对比:对比有无检测报告,价钱是否严重低于一般市场价,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质量好的贵点也无所谓,否则出现家中漏水的情况,返工将会更加的麻烦。
特别提醒一:
室内装修的防水层一定要达到1.5mm以上的厚度才具有可靠地防水功能,因此,材料的使用量不能少,一旦使用了劣质防水涂料就会长时间地污染室内环境。一些含有焦油的聚氨酯类防水涂料易挥发,容易在室内积累,长期吸入这种气体,会诱发癌症。因此,挑选防水涂料切不可掉以轻心。
特别提醒二:
对于卫生间和厨房这些经常接触水的地方,一旦发生漏水,不但影响邻里关系,经济损失也会巨大,严重的可能会造成重大财产索赔和法律纠纷。